凯洛格最近说了个挺大的事儿,说特朗普政府打算在一百天内解决俄乌冲突。听着像是要搞大动作,是不是?其实我跟你讲,这可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,人家真的是拿出了明确的时间表,目标清清楚楚,就是想尽快结束这场折腾了快三年的麻烦。不过啊,要实现这个小目标,不是一句来活干就能行的,还有不少难啃的硬骨头等着他们呢。
咱先捋一下过去那些事儿吧。拜登在位的时候,对乌克兰可是使劲下本钱,各种援助甩出去那叫一个豪横。这么做,有人觉得他是在给基辅撑腰,但也有人悄悄嘀咕,说他这是故意激化美俄矛盾,把局势搅得更乱。这样一来,接棒的特朗普团队压力山大,就别指望什么轻轻松松24小时停战了。这还不算完,更有传闻称拜登这么玩就是为了给继任者挖坑,让人接不了他的烂摊子,你品,你细品。
那么问题来了,特朗普到底咋应对呢?简单粗暴,他直接来了个暂停键,把对乌克兰的一切军事和经济援助全都按住不发。我估摸着,他心里可能想着:反正我不给钱,看你们还能蹦跶多久。这招确实狠,一方面让泽连斯基坐立难安,另一方面也让西方阵营开始龟缩。而且,美国媒体和高官们也是神助攻,一个劲地唱衰基辅,还嚷嚷啥拖下去只会更惨,意思很明显,就是逼乌克兰赶紧低头认输。
话又说回来,这么玩的后果已经显现出来了。从前线看,现在俄罗斯可谓春风得意,在顿巴斯地区扩展版图,比谁跑得都快。而另一边,没有美国支持的乌军日子真不好过,那些曾经喊过嗓子的欧洲国家自己都泥菩萨过河,也没多少力气帮忙。所以现在整个局面基本成了一边倒俄罗斯越打越顺手,而之前吹牛皮要大反攻的小伙伴,好像突然哑火了一样,再也没啥动静。
这时候最尴尬的人是谁呢?当然是泽连斯基。他现在两头受气,上不上,下不下。一方面,如果妥协的话,那就意味着他自己的政治生涯差不多到头了;但如果硬扛,又没有足够的钱和武器顶住敌人的炮弹雨,可怎么破?更糟糕的是,他还不能明目张胆地骂特朗普,因为美国毕竟还是老大哥,只能眼睁睁把怨气撒到已经退休在家的拜登身上。据传,他私底下直呼拜登才是战争爆发的大罪人,也不知道是不是自我安慰。
其实吧,从目前来看,特朗普这一套组合拳确实奏效了一点。不管别人服不服,我是真觉得这种操作很有戏剧性。当然啦,有效果归有效果,但它带来的副作用也是肉眼可见的,比如西方联盟内部的小裂痕越来越明显。有些国家甚至开始偷偷琢磨:我们是不是应该减少一点参与度,以免被卷进去出血太多。同时,对于泽连斯基来说,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信任危机,无论外部还是内部,都没人真正站稳脚跟帮他说话。
至于未来会怎么样嘛,我只能猜测。如果各方真的愿意坐下来谈判,也许和平还有希望。但关键就在于,他们愿意妥协到什么程度,又能否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大致方案。不过现实往往比理想复杂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,每一步棋都会牵一发动全身。我敢打赌,这背后的博弈肯定比电视剧还精彩。
